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核酸药物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国内企业有望后来居上

作者:英纳氏            发布时间:2022-06-28

 

核酸药物正逐渐成为生物医药投资的重点以及医药企业研发的热点。

5月20日,弗若斯特沙利文正式发布《核酸药物市场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核酸药物主要包括mRNA和小核酸两类,目前全球已有数十款核酸药物上市。短期来看,mRNA产品的未来市场主要贡献者仍然将是新冠疫苗;针对患者群体较大适应症的小核酸药物,则将驱动市场快速发展。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亿剂mRNA新冠疫苗的接种验证了其效力,同时也使得整体核酸药物研发热度再度升高。核酸药物适用的靶点丰富、特异性强,能够从源头对疾病进行干预。目前全球已有数十款核酸药物上市,并取得了积极的市场反馈,核酸药物行业发展方兴未艾。

mRNA药物在新冠疫情中大放异彩

信使RNA(mRNA)是一种单链长核糖核酸,能够传递DNA中的遗传信息,经过翻译合成蛋白质。mRNA进入体内后,可以由自体细胞表达出特定的蛋白质,避免了体外因素影响;可以通过内源表达功能蛋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并消除包括癌细胞在内的自体威胁。相比于传统治疗,mRNA疗法具有靶向性更强,合成更简单,适应范围更广,可替代蛋白质治疗等多种优势。

除了感染性疾病疫苗(预防性疫苗),肿瘤治疗(治疗性疫苗)、蛋白替代疗法(治疗性药物)也是mRNA药物的主要应用方向,其中免疫疗法治疗肿瘤是目前mRNA技术的研究热点。《报告》指出,mRNA具备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作为突破性的技术平台,有望部分替代传统药物和疫苗,开拓出新的治疗领域,带来新的疗法变革。

目前正在开发的mRNA药物按用途和药物类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据统计,全球mRNA药物进入临床管线的共有 56 个,研发主要集中在疫苗领域,约占84%,而治疗性药物占比约为16%。除两款mRNA新冠疫苗紧急上市外,其他大多处于早期阶段,mRNA研发主要处于临床I期阶段,约占总数量的40%。《报告》预计,未来15年,预防性疫苗将主要占据mRNA产品市场。短期而言,预防性疫苗市场主要源于新冠疫苗产品,中长期而言,则会拓展到更多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中,如流感病毒疫苗、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疟疾疫苗等领域。

小核酸药物潜力巨大

小核酸药物,即寡核苷酸药物,是由十几个到几十个核苷酸串联组成的短链核酸,目前小核酸药物主要包括 RNAi 药物和 ASO 药 物,作用于pre-mRNA或mRNA,通过干预靶标基因表达实现疾病治疗目的,具有靶点丰富、研发周期短、药效持久、临床开发成功率高等优势。经过四十年余年的研究积累,小核酸药物在化学修饰、药物递送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有 14 小核酸药物研发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 6 款药物为为ASO药物,7 款为基于RNAi的siRNA小核酸药物,1款为基于CRISPR/Cas9的sgRNA药物。

从适应症来看,脊髓性肌萎缩是目前商业化最为成功的适应症,2021年该适应症仅有一款药物,却贡献了近20亿美元的销售。其他适应症包括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等,总体来看,目前上市产品主要在罕见病适应症领域,商业化成功的同时也践行了解决临床需求和痛点的初衷,但也从侧面揭露出目前小核酸药物市场缺乏病人群体较大的适应症的现状。值得注意的是,凭借小核酸独特的作用机制,其在众多适应症拥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临床价值,临床在研管线中不乏针对癌症、糖尿病、乙肝等大病种的临床试验,将极大地弥补商业化重磅品种乏力的现状,支持小核酸药物市场未来的发展。

从临床管线来看,全球小核酸药物适应症分布广泛,包含了肿瘤(24%),遗传病(22%),感觉器官疾病(13%),心血管系统疾病(12%),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疾病(9%)等多个疾病领域。肿瘤和遗传病是临床管线的适应症中占比最多的。在治疗遗传病的临床管线中,大多为治疗罕见病的小核酸药物,例如ATTR/hAATR多发性神经病、亨廷顿病、先天性厚甲症等。

《报告》指出,小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之后的第三大类药物。未来,随着临床阶段小核酸药物的不断上市,尤其是针对患者群体较大的适应症药物,如乙型肝炎的潜在治愈性药物,将进一步驱动市场快速发展。

国内企业有望领跑

小核酸药物由于不稳定且分子结构较大,带有负电荷的原因,容易被核酶降解,且较难穿透细胞膜,曾在 2009 至 2013 年因为安全问题和递送系统问题陷入低谷期。药物递送在保护RNA结构、增加靶向能力,降低给药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随着关键的递送系统的技术突破,小核酸药物产业迎来蓬勃的发展。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小核酸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由于国内患者群体基数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大,未来伴随我国小核酸药物开发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有望逐步进入差异化创新和突破性创新阶段,我国小核酸药物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瑞博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梁子才博士认为,在这一领域,中国有机会从跟跑世界领先水平到并跑和局部领跑,成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一个亮点。

根据《报告》对重点布局核酸药物领域的国内外公司梳理,国外核酸药物公司主要包括Alnylam、BioNTech、Moderna、IONIS、Sirnaomics(圣诺医药),其中前三家企业已有核酸药物获批使用。而艾博生物、阿格纳生物、锐博生物、瑞博生物和浙江海昶生物是报告中例举的国内核酸药物企业代表。其中艾博生物针对COVID-19研发的mRNA疫苗,现已进入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研究,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阿格纳生物和锐博生物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在今年3月开展了II期临床试验。

“核酸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且增长迅速,中国在全球水平上从跟跑到并跑,再到现在的局部领跑已取得了阶段性的飞跃。国内核酸企业要实现局部领跑需要着手于具有竞争优势的核酸药物产品、药物研发平台和关键技术的迭代创新,目前国内领跑企业聚焦于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或中游的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完善研发体系,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并拓展治疗领域将推动产品商业化。国内企业研发生产基地化,追求技术领域突破创新,加快研发差异化布局,多方联动发展,市场需求与规模逐步扩大以及资本的涌入也将进一步加速企业的领跑速度。”王昕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孙梦圆 主编:陈岩鹏


核酸药物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国内企业有望后来居上

湖北英纳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27-88189299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Email:innerse@innersebio.com